
10秒装修报价 装修要花多少钱?获得精准报价,省钱30%

材料费:77201元
人工费:86544元
设计费:1760元
质检费:2706元
瓷砖阳角线怎么安装,求详细步骤?
1. 用三颗钉子将角线固定在安装处使瓷砖角线与墙体平现平行。(注:阳角角线固定时,预留墙角与另一侧铺贴瓷砖时需要的与瓷砖角线连接所用瓷砖厚度相同的空间。)
2. 将瓷砖粘结剂或水泥铺在瓷砖角线上,贴上瓷砖,保持瓷砖角线的圆弧面与瓷砖接缝紧密。
3. 铺另一侧瓷砖,用瓷砖靠紧角线,保持角线与瓷砖接触处光滑、无缝。
4. 瓷砖铺贴好,将瓷砖角线与圆弧面擦干净,安装完成。
另外,阳角线的使用寿命也很重要,建议各位在装修时选用阳角线的时候使用名牌产品。设计合理,有很多阳角线产品阴角过短,设计不合理,导致装修时安装费力,严重导致后患无穷。

瓷砖阳角线安装的详细步骤:
瓷砖踢脚线安装之安装的高度:
瓷砖踢脚线是早期踢脚线出现的时候最早的类型了,在当时踢脚线的高度普遍都是在十厘米左右的位置。不过现在呢随着人们对于美的最求越来越高,踢脚线的高度在一点点的下降。因为踢脚线一旦太高就会影响家居环境的美观,所以呢现在的踢脚线在兼具实用性的同时也要有美观性。现在的踢脚线高度差不多是为六点六到七厘米之间的高度。
瓷砖踢脚线安装之钻孔:
钻孔是固定好踢脚线的首要步骤,钻孔的工具一定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哦,不要为了方便而是用其它的工具,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的。首先呢一定要观察好家里水电的线路的位置,不要在钻孔的时候把线路损坏了。而且钻孔的间隔也不要你太大了哦,这样不利于固定好踢脚线,在四十厘米左右就行了。
瓷砖踢脚线安装之固定:
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固定了,最为关键的步骤登场了。踢脚线最主要的就是平整,所以在固定的时候一定要把墙面进行清理,要保证墙面的平整和干净,这样才能保证踢脚线在安装过后能够紧贴住墙壁,不会有缝隙的出现,固定注意这一点也就是差不多了。
瓷砖踢脚线安装之边角处理:
当然了安装好之后也不是完全的没有事了,要对固定好的踢脚线进行边角的处理,要想做到完美就要连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在墙角和踢脚线相连接的地方,要把踢脚线的边上的位置进行四十五度的修剪,这样才不会有难看的印记出现,最后再重新的固定一下就可以了。
瓷砖踢脚线安装之注意事项:
固定踢脚线的时候用到的是钉子,在钉子上也要特别的注意,使用的钉子要使用螺纹钉,只有这种钉子才会牢牢的固定好踢脚线,不会松动。踢脚线是墙壁的保镖也是家居环境的装饰者,所以要好好的爱护好踢脚线,不要太大力的碰撞踢脚线哦。

钻孔:用专用工具在墙面钻孔,钻孔前要观察好墙壁内是否有水电线路,以防出错。踢脚线常见的长度为2m,为了将踢脚线固定得更牢,钻孔的间隔应在40cm左右,接口处的间隔应小一点。钻好孔之后,将小木条钉孔中。固定踢脚线的钉子就钉在这木条上,之所以不直接钉在墙上,主要是防止钉子松动。
固定:固定踢脚线前要对墙面进行平整、清理,不然踢脚线装上去后,不能完全贴紧墙面,会留下难看的缝隙。看准钻孔的位置,再将钉子固定住踢脚线。固定时要注意踢脚线与墙面是否紧贴,钉子应该完全钉入到孔内,避免冒出影响效果。
边角处理:墙角处,踢脚线相交的地方,踢脚线的边缘要进行45度角的裁切,这样接口处就不会留下难看的痕迹。
安装要点:固定踢脚线的钉子要用专门的螺纹钉,这样的固定效果更好,不易松动。但要注意建材厂商是否偷工减料。为了让地面更美观,踢脚线相交的边缘要用刨子刮平整。并且要使踢脚线完全紧贴墙面,不留缝隙,特别是墙角。安装前就应测试墙面的平整度。
3
回答
钻孔:钻孔前要观察好水电的布线走向,以防出错。钻孔的间隔不能太大,不然踢脚线难以贴住墙面。用专用工具在墙面钻孔。踢脚线常见的长度为2m,为了将踢脚线固定得更牢,钻孔的间隔应在40cm左右,接口处的间隔应小一点。 ...
4
回答
1、选择合适的材质 在安装踢脚线时候,可根据家中的装修风格进行选择,市面上有实木踢脚线、pvc踢脚线、不锈钢踢脚线、石质踢脚线和瓷砖踢脚线可供消费者进行选择。不同材质的踢脚线使用性能不同,装修效果也不一样。 2...
3
回答
踢脚线是一种能安装在家中墙面与地面之间的保护性构件。在家中卧室、客厅中应用最为广泛。一般情况下,在进入一个空间中对整体风格的感受第一印象很重要。踢脚线就对家中环境的整体性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墙面以及地面的衔...
3
回答
对于踢脚线是什么,很多不懂这方面的人,都不知道踢脚线的。其实踢脚线是装修里面的一个专用词语,它在居室设计中,阴角线、腰线、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
3
回答
装修老师傅说,这个踢脚线的东西是有很多标准的,一般的高度是10公分,也有12公分的,一般用瓷砖来做,也有用小塑料块的。
1
回答
你好,这个是不一定的,因为瓷砖踢脚线现在都是贴后与墙体平的,不会影响到装门怎么的。
